8月23日-26日,2023CCF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“第二届超算互联网与东数西算”论坛在青岛召开。本次论坛旨在通过学术交流,推动超算互联网工程建设。
【资料图】
记者在会上采访了解到,目前,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的牵头下,全省16市已实现超算集群“物理联网”,正逐步构建起全省一体化超算算力网络和服务平台,对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山东枢纽节点建设和全国“东数西算”工程具有带动示范作用。
全省16市“联网”
超算服务“大发展”也服务“小家庭”
“2017年,由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承办的第五届中国超级计算中心CEO联席会议在济南举行,倡议建设超算互联网,让‘超级大脑’们组成一支‘超级战队’。通俗地说,就是使全国各地的超算中心高效互联,形成‘一张网’。”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任吴晓明表示,“如此,一方面可实现对普通互联网的‘超算赋能’,升级改造;另一方面,通过超算互联网,可将算力输送到各个城市、各个企业、千家万户,让大家便利地用到超级计算的算力。这样便可促进超算中心之间、超算与用户之间数据的高效流动,推动超算中心协同发展,实现算力高效配送和普惠使用,增强超算赋能科技产业发展能力。”
据悉,济南超算在探索“超算互联网”建设时,首先与青岛超算“联网”实现“两地互联”,随后通过青岛中心实现与江苏无锡超算“联网”,从而实现了济南、青岛、无锡“三地联网”。基于跨省、跨地域的联网突破,2021年济南超算部署“全省算网工程”,目前,山东省16市已经实现超算物理链接,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主战场上发挥了关键作用。
“全省算网工程搭建了覆盖全省的超算算力底座,在这个底座上,我们就可以部署大应用软件,深入推动算力赋能实体经济。目前,超算已为潍柴、中车等工业企业提供了工业仿真等辅助研发设计方面的服务,原来需要当地企业工程师到济南来做的模拟仿真等方面的工作,现在利用‘全省算网工程’,在企业当地就可以完成,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。”吴晓明说。
不仅服务发展大局,“超算互联网”建设还让超算惠及居民“小家庭”。
“搭建‘超算互联网’就是进行资源平台整合,以教育系统为例,学校想要建设智慧校园,就要建设数据中心,如果有了覆盖全省、全市的超算算力平台,学校就可以将智慧校园工程统一部署在算力平台上。同时,在超算算网‘底盘’上,我们还会提供从应用软件、数据库、操作系统,到后期管理、运维整体上的全方位保障和服务,既节省了成本和资源,又能给平台安全有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”吴晓明说。
记者采访了解到,“超算互联网”建设并不是简单的算力堆砌,而是要实现网络、算力调度、产业链、数据要素治理等多方面的资源协同。济南超算在探索“超算互联网”建设落地方面先行先试,解决和突破了一系列技术方面的难题,甚至一些“卡脖子”的技术,对于全国“东数西算”工程实施具有示范意义。
“山东是41个工业门类齐全的省,济南超算在搭建‘超算互联网’、部署‘全省算网工程’的过程中,除了能够服务助力山东工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外,还在这个广袤的‘练兵场’上,突破了高速网络通信、网络资源感知调度、算力网络融合等关键技术。”吴晓明说,“比如济南-青岛‘超算互联网’实验网,实现了500公里以上无损连接,这项技术原来是完全依靠国外的设备实现的,如今通过自主研发,我们不仅能够完全用国产设备实现替代,而且在某些性能上还优于国外。”
算网赋能“数字孪生黄河”
沿黄9省区数据传输时延缩短
今年3月31日,济南超算牵头建立了“黄河流域算网联盟”,把沿黄9省区的超算中心、智算中心、云数据中心以及相关企业纳入联盟,共同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开展工作。此次论坛,该联盟提出打造“数字孪生黄河”。
“联盟将共同为‘数字孪生黄河’的建设与应用提供强大的算力和网络支撑,实现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资源融合,形成数字黄河模拟器。”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副主任潘景山说,“有了数字黄河模拟,就可以把黄河‘透明化’,让黄河水文、流量、泥沙等参数一目了然,完善黄河预报、预警、预演、预案‘四预’功能。”
记者采访了解到,目前黄河流域网络延迟通常在每百公里1.5毫秒左右,通过“超算互联网”赋能,实现算网一体化,可解决长距离无损传输问题,将每百公里网络延迟进一步降低。“如果说现在的互联网是公路,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进行优化是高速公路,那么超算互联网则是数据传输的专用高铁。未来‘黄河流域算网联盟’将致力于打造1毫秒、5毫秒、10毫秒‘算网圈’,比如在济南市范围内延迟低于2毫秒,山东省内低于5毫秒,从山东到甘肃等地,控制在10毫秒以内。”潘景山说。 (济南日报记者:李小梦)
关键词: